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位置 > 江门热线 > 资讯 > 正文
>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火了25年,餐饮上新热潮下的蒙自源突围

2025-06-24 18:20:46阅读:- 来源: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新品迭代已成为各大品牌抢占市场份额、吸引消费者的关键手段。今年以来,茶饮、咖啡、烘焙、火锅、粉面等各个赛道都在加速上新,每一个餐饮品牌都期望借助新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打出漂亮的增长曲线。

然而,上新并非易事,它更像是一场艰难的争夺战。很多品牌在新品研发过程中,由于没有精准把握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和产品的目标用户,导致上新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上新即打水漂”的尴尬局面。不同赛道、不同发展阶段的品牌,在产品矩阵的布局策略、上新节奏以及创新模式上都存在差异。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米线赛道的头部品牌蒙自源却表现出色。今年以来,蒙自源动作频频,多款新品相继推出,近期更是重磅推出了生滚烫米线系列,并且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在餐饮业上新内卷的环境下,蒙自源是如何保证创新速度和产品落地的?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它又能否实现确定性增长?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深入探究蒙自源的上新策略,揭开其成功的神秘面纱。

01

现熬鸡汤、现滚现烫:解锁云南米线新风味

蒙自源,作为云南米线的代名词,已经走过了25年的发展历程。它以云南蒙自拥有300余年历史的过桥米线文化为根基,融合“现熬鸡汤”工艺,推出了原汤一品土鸡米线、番茄肥牛米线等多个爆款产品,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此次上新,蒙自源依然紧紧围绕云南独特风味进行深度挖掘。生滚烫米线系列在保留云南米线独特风味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该系列增加了现滚现烫的肥牛、新鲜脆嫩的豌豆尖以及具有独特清香的薄荷叶等丰富配菜,将山野的鲜活气息与地道云南米线完美结合。同时,搭配上经过3小时慢火熬制的土鸡汤,汤汁滋味醇厚,与传统米线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化。

在口感方面,生滚烫米线系列更是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以生滚烫酸汤肥牛米线为例,这款产品采用滚烫鲜做的传统技法,将肥牛在滚烫的汤底中迅速烫熟,最大程度地锁住了食材的营养与汁水,保留了原汁原味。此外,发酵红酸汤的加入为这道米线增添了独特的风味,它酸爽开胃,与大片肥牛搭配相得益彰,让不少消费者品尝后直呼“过瘾”。

为了丰富产品矩阵,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蒙自源围绕生滚烫米线系列还推出了一系列特色小吃,如云南锅巴土豆、包浆豆腐、傣味荷包蛋等。这些极具云南特色的小吃与砂锅、生滚烫米线系列搭配,组成了单人餐、双人餐等多种套餐形式,进一步拓展了消费场景。在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对蒙自源的生滚烫肥牛米线以及云南特色小吃普遍给出了正向反馈,“精选云南大自然土生土长的原味,都是小时候的味道”“‘一滚带三鲜’,每一款都值得尝尝”“生滚烫系列,简直就是鲜嫩香的天花板了”等好评不断。

02

独一无二的坚持与顾客价值创造

实际上,今年以来蒙自源已上新多款产品。在上新生滚烫米线和云南小吃之前,品牌还推出了好元气老鸡炖汤、砂锅菜等创新差异化产品。在新品研发和推出如此频繁的情况下,蒙自源为何能保持稳定的上新节奏呢?关键在于品牌对消费需求的敏锐洞察以及坚持为顾客创造价值的理念。

蒙自源创始人李红伟曾表示,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企业比拼的核心是能否找到独一无二的顾客价值。“在探寻和创造顾客价值的过程中,独一无二的坚持和独一无二的顾客价值同样重要。”蒙自源在25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云南米线”“现熬原汤”的初心。在李红伟看来,企业如果没有坚守的初心,就难以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也就无法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正是因为坚守初心,蒙自源聚焦于云南米线产业链,打通了前中后端。品牌自建汤料、料头等多个食品加工厂,在东莞、福建、上海等地建立仓库,并搭建了完善的物流体系。通过这些举措,蒙自源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和全流程管控,不仅把牢了食品安全关,还提升了一系列运营效率,为产品创新和稳定上新提供了强大的源动力。

在创造顾客价值方面,蒙自源同样有着自己的坚持。李红伟介绍,2025年整个餐饮业客单价下降了12%,但消费者对食材新鲜度的关注却上升了37%。如今,消费者更倾向于新鲜现做的食品,拒绝勾兑和预制食品。蒙自源“定价格、定产品、做研发”都紧紧围绕消费者的需求,一切从顾客的角度出发。

以生滚烫肥牛米线为例,它强调现点现做,让顾客能够直观地看到食材从生到熟的过程,这与大众对健康、美味食品的需求高度契合。在预制菜广泛使用的当下,消费者在餐厅很难吃到现做的美食,而蒙自源的现熬鸡汤、现滚现烫的生滚烫米线主动回应了消费者的担忧,将产品价值清晰地展示给顾客,从而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蒙自源的产品上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多个严谨的环节。一般来说,新品开发会先进行市场调研和竞品研究,邀请天使顾客参与研发和测试。上新后,品牌还会不断收集顾客反馈,对产品进行持续改善和迭代,以确保新产品符合当下市场趋势。正如李红伟所说:“不做一切不以顾客为中心、不以餐厅为中心、不以一线为中心,且不产生顾客价值、不增加收入、不降低成本的‘表演式工作’,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顾客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上。”

蒙自源以消费需求驱动新品开发,同时不断夯实供应链,解决技术瓶颈。依托供应链的整合布局,蒙自源保证了产品的顺利投产和稳定的品控,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顾客创造了源源不断的独特价值。这些优势使得蒙自源在市场中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化,是其他竞争对手短期内难以超越的。

03

一米宽、一千米深”:云南米线开启全球化征程

蒙自源不断推陈出新,构建全产业链优势,逐渐成为云南米线的代表品牌。从最初的1家小店发展到如今的2000多家门店,这一系列的发展成果其实是品牌战略的外化体现。

李红伟曾指出,战略就是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对于蒙自源来说,就是要坚持把米线这个品类做到“一米宽、一千米深”。在战略上,蒙自源择高而立,打透品类,朝着“世界第一米线品牌”的目标奋勇前进。这一战略目标落实到行动层面就是“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在当下风口红利逐渐消散的时代,成功不再是短期的爆发,而是需要脚踏实地地扎根。多年来,我们可以看到蒙自源在产品、模式、服务等方面不断打磨,以适应不同的店型、人群和渠道,致力于将米线这个品类做深、做透、打通。

在前端,蒙自源对产品、门店模型和营销方式进行了持续优化。以近期在东莞举办的米线节活动为例,现场通过大胃王比赛等有趣的环节,成功点燃了消费热情。活动不仅让消费者品尝到了美味的米线,还增加了趣味性,与更多消费者建立了深厚的情感链接。同时,这也强化了“好米线,就选蒙自源,每日现熬鸡汤才正宗”的消费认知,降低了顾客的选择成本,提升了品牌价值力。

在中端,蒙自源在人才、流程和数字化应用方面不断创新,推动门店经营更加专业、科学。截至目前,蒙自源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覆盖了餐饮运营的各个方面,包括收银系统、财务系统、选址系统、人才系统、招商拓展系统以及顾客体验的会员系统、私域管理系统等。通过数据驱动业务发展,蒙自源提高了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后端,蒙自源一方面不断完善自身的供应链体系,向上游的养殖、屠宰等环节渗透,确保在土鸡等核心物料上实现可管控、可量化,逐渐实现全产业链可追溯。另一方面,蒙自源签约了多家外部产品研发中心,与供应链领域的头部企业共同合作,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标准化程度。

总体来看,围绕“向下扎根”,蒙自源未来将做到“四个极”:标准极高,高标准呈现一碗“可复制”的米线;动作极简,所有不能为企业和顾客产生价值的工作环节都应该砍掉;速度极快,靠组织能力快速跟上消费变化;成果极大,努力的成果是让企业持续高效的竞争力。

2025年,蒙自源将全面开启全球化时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品牌将积极布局人才基地,打造完善的关键人才梯队。通过全球人才采购,引入国际化的专业人才;借鉴汉堡大学等知名企业大学的经验,建设蒙自源自己的人才大学,强化人才培养力度,为品牌的全球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正文已经结束)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